时下提到东莞,大家都会肯定 东莞已经不再是当初的“世界工厂” “制造名城”、“东莞智造”、 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城市…… 各种新标签开始为东莞刷新形象 而说起东莞的重点发展区域 临深片区、松山湖片区、滨海湾新区等词 也在第一瞬间就吸引住人们的眼球 东莞的其它镇街似乎比较默默无闻 今年初,东莞推进园区统筹组团发展 作为区域创新高地的松山湖先行先试 打出“1+6”试点组合拳 松山湖周边的镇街开始进入大家的视线中
地缘上紧挨着松山湖的大岭山镇 在片区发展中有着独特的区位优势 由此遇到了难得的发展机会 “1+6”组合拳出击 大岭山开始腾飞,你准备好了吗?
据《东莞市第二阶段镇总体规划修改》,大岭山镇将从功能、服务、空间上无缝融入松山湖,协调周边发展。随着交通优势不断凸显,以及土地资源上的优势,面对松山湖产业辐射,大岭山承担着重要的角色。对于双方而言,这将是一条双赢的道路,互相促进,互促发展。承接产业溢出 大岭山镇作为松山湖的有力支撑,依托传统优势产业,主动承接松山湖(生态园)创新资源外溢。在松湖片区谋划打造的16个重点发展先行区中,大岭山镇就有四个,包括大岭山建设路西地区、大岭山百花洞RBD地区、大岭山天安人工智能小镇地区、大岭山天安云谷城市更新地区。
今年上半年,大岭山转型发展悄然提速:上半年GDP规模突破百亿元,同比增长8.6%,年底有望跻身东莞镇街“200亿元俱乐部”之列。时下大岭山招商引资态势良好,民营企业发展活跃,为全镇经济快速发展提供坚实支撑。
形象、环境对标 松山湖片区有着丰富的生态资源,优美的生态环境是吸引众多高科技企业青睐的重要原因之一。在环境上对标松山湖的大岭山,在精神文明与生态文明的“软环境”也在不断优化,提升镇区形象环境,尽快实现与松山湖环境一体化。 ●文明创建:大岭山镇以镇容镇貌、市民素质、文化惠民为突破口,与松山湖片区一起将创文行动推向深入。 ●水生态建设:大岭山镇拥有10个水库、16条内河涌,积极配合松山湖强力推进的片区水污染防治工作,治污治水,力争打造城市美丽风景线。
交通路网整合 在“6+1”组团发展中,“利用轨道交通、城市高快速路沟通各产业园区”将成为今后片区之间连通的主要方式。因此在路网结构上,积极推动大岭山全面融入松山湖科技园区,形成松山湖—大岭山中心便捷直接的道路交通联系。其中,规划在大岭山设站点的1号线、3号线、深圳13号线延长线等,将大力提升松山湖—大岭山镇的区域交通通行力。
医疗、教育资源优化 按照园区统筹、组团发展战略的部署,东莞市镇两级财政将投入10亿元,建设5家区域中心医院,建设现代化三级甲等医院,以此改变各组团医疗资源较为分散、优质医疗资源较为匮乏、医疗面貌相对落后的现状。
重点推动松山湖优质教育资源与六镇学校对接合作,探索共享优质教育资源的新路径,推动实施跨区域学校共建模式,提高区域办学水平。
居住功能区建设 任何片区的兴起都需要住宅带动配套建设,而松山湖不再批复住宅用地,园区大量高科技人才的居住需求势必外溢。大岭山镇依托同沙水库和大岭山森林公园等生态资源,以优质生态资源为基底,以地缘优势为契机,成为未来松山湖数十万人才的居住首选之地,同时也是东莞人实现临松湖而居梦想的集中地。
推荐
【往期热点】 报料微信号:DG5677 报料被采用发10元~200元红包奖
|